开车出现这些疾病,请赶紧“就医”
待解决1回答262点击
- 1楼runhuazhi110
- 2022-07-08 16:55
汽车的普及正在悄然改变我们的生活,但与此同时,车生活“不畅”的一面也日益显现。开车慢、停车难、堵车烦已经成为有车一族的心病。中国首份城市“有车一族”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还显示,驾龄在3年以内的中青年人群,超八成人患有堵车烦躁症。
有些有车人士还会出现了腰酸背痛、颈梗、前列腺炎等疾病,尤其是买了新车就长时间开车的朋友,都不同程度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专家认为,这是车内甲醛等有害物质过高所导致的中毒症状,并表示,有车一族易患以下几大疾病。
有害气体中毒
车内甲醛、丙酮等有害气体会让我们感到头晕、乏力、喉咙等不适,离开车子一段时间又会好转。据了解,安装在新车内的塑料材质的配件、地毯、车顶毡、沙发等都含可释放甲醛、丙酮等有害气体,不经过释放期,人吸入过多就会引起中毒。
腰酸背痛颈梗疼痛
长时间驾车的朋友都会出现腰酸背痛、脖子梗痛的症状。据医生介绍,随着有车一族的增多,与之相关的疾病也多了起来,腰酸背痛就是有车族的常见病。这是由于长时间固定一个位置驾驶,或者驾驶座位不合适、踏板的距离调节不正确、背部倾斜的角度不合适等造成的。
视疲劳
开车的时候,因为眼睛始终看着前方,关注路面的行人和其他情况,眼睛肌肉是很紧张的,可能出现酸痛,夏天还有阳光照射和路面光线的反射,驾驶者非常容易出现视疲劳,出现头晕、视物模糊、两眼胀痛等症状。医生建议最好相隔一段时间把车停在安全地带闭目养神。至于遮挡阳光,可以考虑选择能隔热的太阳膜、遮阳板或是遮阳网。阳光强烈时,驾驶者宜戴上墨镜。
心绞痛心肌梗塞
由于我们在驾车时思想高度集中,又缺乏运动,血液循环缓慢,很容易引起心脏问题,出现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疾病。这本来应该是老年人才发生的疾病,现在年轻人也发生了。据悉,目前心脏病在年轻人当中有上升的趋势,而且专业司机占大多数。
肠胃病
有车一族大部分又是“很忙一族”,饮食、代谢不规律,很多人开车时有过肚子饿、想排便的经历,但往往抱着忍忍的心态,用主观意识去抑制这些生理要求。这些正常的生理反射受到反复、长期的抑制,会使反射减弱,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另外,驾车过程中通常遇到的堵车、不文明驾驶现象会让驾驶者产生紧张、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这些情绪通过神经内分泌途径影响胃肠分泌、运动和黏膜血流量,导致胃酸分泌过多、黏膜血流量减少,容易发生胃、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
医生建议驾驶者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规律,有规律地作息。例如,饥一顿饱一顿会引起消化不良,经常抑制排便会减弱排便反射,使便意淡漠,导致便秘。除此之外,还要保持良好的驾驶心情。
慢性前列腺炎
据透露,专业的司机最常见的职业病为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是男性膀胱与尿道之间的组织,接近肛门与阴囊间。如果长期驾驶几个甚至十几个钟头,局部不透气,代谢产物堆积,血液循环不好,前列腺腺管阻塞,腺液排泄不畅,就会造成前列腺慢性充血,引致前列腺炎。
前列腺炎一旦合并细菌、病原微生物感染,还会引起细菌前列腺炎,症状更复杂,最大的特点就是反复发作,治好了又犯。据悉,长期的前列腺不适还会造成神经衰弱,失眠、全身乏力、头痛等症状。
暴躁郁闷心理问题
机动车发动机运转、汽车喇叭等,可产生不同强度的噪声。驾驶室内较强的噪声主要集中在低频段。长期接触一定强度的噪声,可引起人的情绪变化,出现烦恼,易激动、疲劳等烦躁情绪,长期以往驾驶者的心理会产生厌倦开车的情绪,威胁驾驶安全。
医生建议驾驶者要始终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将不良情绪带到车内,遇到烦心的事情最好能舒缓下心情再行车,行车遇到堵车、不文明行车现象更要放宽心态。
在日常驾驶中,应多喝水,别憋尿。保持正确的驾驶姿势。若需长途驾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2-3小时即停车站立与活动一下。
支持 0
反对 0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