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云汇

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首超50%,汽车市场格局面临重塑

   2024-04-22 中国报道1880
导读

话题“买燃油车的正式成了少数派”一度冲上百度热搜榜第一。该话题被冲上热搜是基于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联席分会发布的4月1日至14日车市最新数据:中国新能源汽车批发、零售渗透率双双突破50%。数据显示,4月

话题“买燃油车的正式成了少数派”一度冲上百度热搜榜第一。该话题被冲上热搜是基于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联席分会发布的4月1日至14日车市最新数据:中国新能源汽车批发、零售渗透率双双突破50%。

数据显示,4月1日至14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为51.6万辆,同比下降11%,新能源汽车市场零售26万辆,同比增长32%。全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占比达到50.39%;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53.4万辆,同比增长13%,全国乘用车厂商新能源批发26.8万辆,同比增长43%,新能源乘用车批发占比50.19%。

达成这一历史性节点,比原定的2035年提前了11年。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50%是中国绿色交通和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显著标志,中国汽车产业正逐步向更加绿色、智能、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油电反转”速度超预期背后


△蔚来第二先进制造基地内景。

从2005年到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用了10年,渗透率才突破1%;从2016年到2019年,3年多时间渗透率提升到了5%;从2019年到2024年的5年间,渗透率就提高到了50%。

“新能源汽车对传统燃油汽车取代之势已经形成,原来(2020年)制定的2035年新能源汽车超过50%的目标,很可能在2025年最晚2026年就会提前实现。”工信部原部长苗圩在第十八届中国汽车产业论坛上说。

而在今年3月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预测,新能源车渗透率未来3个月将突破50%。不到一个月,他的预测成真。

新能源汽车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国车市油电市场格局的逆转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政策扶持、技术创新、市场需求、完善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体系和规模效应等因素都起到了关键作用。

沃达福数字汽车国际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翔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4次提到新能源汽车,并在“2024年政府工作任务”中明确“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提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更彰显了我国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决心。

日前,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三部门发布《关于2024-2026年开展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工作的通知》,以进一步释放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从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到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多项具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推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稳健发展,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推广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和保障。”张翔告诉《中国报道》记者,此外,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经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巨大的市场规模使得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具有规模效应,从而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技术突破助力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领跑全球。我国新能源汽车之所以实现换道超车,关键就在于以科技创新实现动力变革和动能转换,开辟了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了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在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看来,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型在技术研发能力上显著进步,不再只讨论外观内饰设计,敢于直接与外资豪华品牌比拼技术硬实力。

据介绍,对新能源汽车而言,电池、电机、电控技术是核心竞争力。如比亚迪的刀片电池、DM混动、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易四方、云辇等一系列颠覆性技术;奇瑞自主研发的混动技术鲲鹏超能混动C-DM量产装车,拥有最高热效率大于44.5%;长安打造的首个自主设计舱驾一体的“UNIBrain超脑中央计算平台”,支撑高质、高效、快速迭代,强化了技术研发节奏。包括吉利INTEC品牌技术、小鹏SEPA2.0扶摇全域智能进化架构、哪吒山海平台2.0等陆续推出,为自主品牌进一步加速自动驾驶、智能网联布局构筑发展优势,为未来中国汽车品牌的进阶发展夯实技术基础。

同时,中国新能源车企在车身材料、制造工艺等方面也积极创新,提升了产品的性能和品质。新能源汽车在动力、静谧性、智能化等方面也已全面超越传统燃油车,尤其是插混,集燃油、插电、增程、纯电动的功能于一体。在价格关口突破以后,使得燃油车难有还手之力。

从核心部件到整车制造和销售,中国打造出较为完善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体系。企查查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注册量首次突破30万大关,同比增长率为25.26%,截至2024年初,我国已有92.68万家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

汽车市场格局面临重塑



△在南非立法首都开普敦,人们在公交总站登上一辆比亚迪电动公交车。

汽车产业是国家制造实力的重要标志,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国产新能源汽车在先进的技术、独特的设计和卓越的性能,以及动力、静谧性、智能化等方面已超越传统燃油车。渗透率的快速提升表明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性能、使用体验、用车成本等方面的感知已经积累到足够的深度,大大提升了大众消费群体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

“渗透率超过50%,整个市场必将发生颠覆性变化。”张翔预测,新能源汽车在未来5至10年有望取代燃油车成为市场的主流。”

市场格局的变化也促使传统燃油车企迅速转型,积极向新能源车发展方向靠拢,而这无疑使得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更加“内卷”,开辟海外市场成为业界共识。

事实上,已有一批中国新能源车企在“出海”方面表现出了前瞻性,如比亚迪、奇瑞、长城、吉利、岚图等众多中国自主品牌,他们通过设立海外生产基地、建立研发中心、与当地企业合作等方式布局海外,展示出强大的市场拓展能力。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双突破3000万辆,创历史新高。其中最值得关注的亮点是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超过12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77%。

“在新能源汽车上,中国具有先发优势,在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发展上积累了足够经验,为未来世界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在全球提倡绿色交通与低碳出行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走出去’是必然的。”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叶盛基在接受《中国报道》记者采访时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世界新能源汽车的一张‘名片’。”

新能源汽车的崛起,不仅推动了传统车企的转型,也带动相关产业链蓬勃发展,包括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的制造,以及充电设施的建设,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巩固发展优势还需补齐短板



△广东肇庆小鹏汽车智能网联科技产业园内的总装生产线。

汽车行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在国民经济当中的地位和作用空前提升。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在中国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新赛道上,新能源汽车产业跑出“加速度”,不仅广泛应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更引领着制造业转型升级。面对新的市场格局,我国新能源汽车该如何保持“加速跑”、不断巩固和扩大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

工信部副部长单忠德在日前召开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公开表示,从国内看,车用芯片、基础软件等还要加强攻关,新能源汽车低温适应性、安全性、充电便利性等还需要持续提升。

“我国汽车产业仍处在‘由大至强’的阶段,需要在技术创新、产业转型、市场拓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发力,以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所能源经济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田磊表示,加快建设便利高效、均衡完善的新能源汽车补能网络将是进一步打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关键要素。当前,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能够基本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但在老旧小区、高速、国省道等场景以及高峰出行时段,消费者仍面临“补电焦虑”。

田磊认为,要持续完善充换电基础设施标准体系,加强统一规划、协同建设,促进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高效利用;同时,要优化完善网络布局,协同推进慢充、快充、超充、换电网络建设,共同构筑能满足多元细分场景需求的网络布局;还要充分利用完备的加油加气站网络,鼓励因地制宜升级转型为综合能源服务站。

如何走好国际化,对中国新能源汽车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课题。然而,在“出海”方面亦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清华大学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反补贴调查、电池排放法规、本地化补贴法案等正在增加新能源汽车“出海”壁垒,多家欧美大型汽车厂商推迟原定的全面电动化时间表也给国际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预期带来了影响。但主要经济体长期低碳转型战略并未动摇,电动化长远趋势不会改变。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yh168.cn/news/show.php?itemid=15550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免费找货
  • 厂家直供
  • 规格齐全
  • 一体化服务
  • 金融服务
微信二维码
小程序二维码

咨询电话

18627210678

@车云汇   鄂ICP备2021003398号